1.世以不得第为耻,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。
2.天下之山,萃于云贵;连亘万里,际天无极。兹岩之胜,不言可知。
3.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。
4.此心无私欲之蔽,即是天理,不须外面添一分。
5.夷之民,方若未琢之璞,未绳之木,虽粗砺顽梗,而椎斧尚有施也,安可以陋之?
6.人惟患无志,不患无功。
7.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,虽百工技艺,未有不本于志者。
8.称人之善,而咎己之失,从人之长,而明己之短。
9.不贵于无过,而贵于能改过。
10.谦虚其心,宏大其量。
11.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,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。
12.知是行的主意,行是知的功夫;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
13.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。
14.改课讲题非我事,研几悟道是何人?
15.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,三年矣,历瘴毒而苟能自全,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。
16.檐前蕉叶绿成林,长夏全无暑气侵。
17.壮思风飞冲情云上,和光春霭爽气秋高。
18.人须在事上磨,方立得住;方能静亦定,动亦定。
19.种树者必培其根,种德者必养其心。
20.天下之事,其得之不难,则其失之必易;其积之不久,则其发之必不宏。
21.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,此心精明,字好亦在其中也。
22.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;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。
23.正心复其体也,修身著其用也。
24.胜负之决,只在此心动与不动。
25.破山中贼易,破心中贼难。
26.千圣皆过往,良知乃吾师。
27.无善无恶心之体,有善有恶意之动,知善知恶是良知,为善去恶是格物。
28.此心光明,亦复何言。